有一次,一位客户参观工厂,问了许多关于高压绕组高、低阻带的问题。什么是高阻?什么是低阻?不同的零件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它们的目的和效果是什么?结合客户的一些问题,在之前的推文中,沈女士对槽点电晕做了简要总结。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绕组出口的情况,以便向您学习,希望您能发表意见,共同进步。
电机槽口电场特性及防晕措施
电机槽口处的电场分布与高频(过压)时变压器绕组上的电压分布非常相似。缺口未进行防晕处理时,端部的漏电荷大多集中在缺口附近的电容器上,因此缺口处的电场相对集中,容易产生电晕。具有恒定电阻率或非线性电阻率的防晕层和具有内屏蔽的防晕层可以使凹口电场均匀化,防止端部电晕.
缺口用半导体电阻漆(或胶带)处理时,电压分布与其表面电阻率 s有关,s越大,电压分布越陡,第一端会出现晕圈。如果太低,反晕层末端外侧会先开始晕。s的上限一般为5109~1010欧姆。s的下限一般为(1~5)107欧姆。
一级恒电阻率防晕层的电场分布仍然不够均匀。若采用电阻率向着铁心方向递减,则可获得更加均匀的电场分布。对于额定电压较高的高压电机,可以使用二次(或多级)电阻率防晕层。通常,高电阻率s2比中电阻率s1高大约两倍。
绝缘表面使用碳化硅防晕层时,可随外加场强自动调节电阻率,使电压分布均匀。使用内屏防晕层时,当线圈绝缘包裹到一定层数时,包裹一层半导体层,第一层半导体层最长,然后逐渐缩短。这样,可以形成类似于电容器套管的半导体屏蔽。这种方法对于改善电场分布非常稳定可靠。但是结构和工艺复杂,成本高,只能用在特别大容量的高压发电机上。
云母粉绝缘线圈所用的防晕漆通常由环氧聚酯漆和一些导电材料如炭黑、石墨或碳化硅制成。涂料中的导电材料容易沉淀,使用时必须搅拌均匀。
半导体涂料通常是根据线圈防晕结构和要求,用刷子手工涂刷。主绝缘固化成型后,若采用一级恒阻防晕结构,则直线部分应先涂低阻半导体漆,再涂一层无碱玻璃布带或石棉带。包裹后,刷一层低电阻半导体漆渗入玻璃布带或石棉带,室温下晾干。再刷一遍末端的中阻半导体漆。这两种半导体涂料必须按照规定研磨。然后,半搭接一层玻璃布胶带,再刷两遍中间电阻半导体漆。干燥后,用专用电极检查线圈的表面电阻。
采用一次成型防晕工艺时,包裹主绝缘层后,先在直线部分半包裹一层低电阻半导体带,再在端部半包裹两层中电阻半导体带,两个半导体带按要求重叠。半导体胶带包好后,再涂上一层聚酯薄膜,然后热成型。
采用内屏防晕结构时,必须严格保证其位置和标尺符合规定。
防止端相和固定部件之间的电晕
端部斜边的间隙应保证在工作电压下不发生电晕,可采用耐电晕的保形材料填充固定片之间的间隙。保形材料可以在室温或高温下固化,使用高温固化胶,需要烘烤加热固化。
以上非官方内容仅代表